包頭新聞網:春秋三十載濃濃兵工情——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級科技帶頭人申寶明訪談錄 |
||
|
||
申寶明:1960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兵器工業集團級科技帶頭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漆黑的辦公樓里一抹昏黃的燈光,碩大的藍圖上交叉著尺規,這是研究人員奮戰在科研戰線的真實寫照。他手中描繪出不計其數的產品裝備到了國防建設的裝備上,一次次看著閱兵中的整齊陣列,他暗自喜悅。30年時光匆匆,青絲變白發,他見證著北重集團的建設發展,守候著共和國的國防事業。 記者: 申總您好,請問您是什么時候參加工作的? 申寶明: 1983年我從華東工程學院火炮設計專業畢業(就是現在的南京理工大學)來到北重集團,到現在工作34年了,一直從事防務產品的設計、研發工作。 記者: 有沒有參與過印象比較深的項目? 申寶明: 剛畢業的時候,我就參與了國家的三代坦克研制。我記得這個項目是國家四大重點項目之一,其中包括大飛機、航空航天等,三代坦克是陸軍唯一入選的項目,由當時的兵科院副院長擔任總師,咱們廠是火力系統總師單位,我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跟著設計室從測繪開始參與到這項工作中。項目研制中有全新的研制,也有改進型研制,更為重要的是要根據國內和本廠的現有加工能力,研制設計出適應咱們生產能力的產品或者工藝。當時我們以蘇聯的技術為參考,經過科研試制,在穿甲厚度等一些參數指標上有了很大提高,這說明我們的產品已經具備了優越性。整體生產流程中衍生出的一些加工工藝、方法也得到了進一步推廣,并應用到各類防務產品上,所以現在我國各口徑產品的戰地指標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記者: 參與到這樣的大型項目中,您有什么感觸? 申寶明: 那時候的一些老技術人員,很多年都是在做引進、消化、吸收的工作,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研制項目,我能夠參與到其中,感到特別幸運。 記者: 您覺得科研工作辛苦嗎? 申寶明: 這是一個很有挑戰的工作,確實也是辛苦活兒,但無論是我了解的老一輩,還是我這一代的科研人員,都認為這種辛苦很正常,是國家需要。 相對而言,之前的科研工作條件更為艱苦。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在電腦上做出3D效果圖,并進行各類虛擬試驗,再出圖紙,生產制造更有保障,其實就是3D到平面的轉化??僧敃r的科研工作是以平面為基礎,要對產品的各個面進行細致作圖,最終達到3D效果,是一種平面向立體的轉化,真是比較辛苦。就拿畫圖來說,我剛上班的時候,和一些老技術人員趴在圖紙上,拿著尺子、鉛筆,按照比例一厘米、一毫米地繪圖,每一步從校核到審查都非常細致,稍微有一絲的偏差,加工出的產品就是廢品。 記者: 有您設計的產品在長安街上參與閱兵嗎? 申寶明: 當然有了。基本上每次閱兵的產品,與身管有關的全系列產品,都是咱們北重集團的。1999年閱兵的時候,坐在電視機前和家人看著電視,我給大伙挨個介紹,這個車是我們廠的,這個炮是我參與設計的,真是非常驕傲。當好多朋友問到的時候,因為保密的需要,我也不敢多說,就悄悄地欣喜。 記者: 如今是和平年代,如何能衡量出我們的裝備水平? 申寶明: 2015年的俄羅斯坦克大賽有三項賽事:人員能力測試、射擊比賽、車輛性能比賽,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坦克匯集在一起,進行綜合競賽,我國的坦克表現非常搶眼,獲得了第二名。 記者: 與第一名差距在哪里? 申寶明: 從裝備產品的設計、制造等環節來看,我認為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坦克裝備可以說是相差無幾。之前說到的我剛上班時候參與設計的三代坦克,好多戰地指標已經領先世界了。當然,像國外坦克的一些高指標,我們也在努力嘗試研制,一方面探索其數據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向著更高的指標數據努力。畢竟,國防產品過硬,國家的腰桿就直了。 其實在2015年的那次比賽中獲得第二名,也確實是我們真實實力的反映。2014年類似的比賽中,我國的坦克在射擊比賽中的表現異常突出,所以2015年的這次比賽,組委會將射擊比賽的分數權重降低了。即便這樣,我們仍然能夠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這就說明我們的坦克在準確性、可靠性、通過性等測試中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 記者: 比賽之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申寶明: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到比賽,將近有一年時間,技術、圖紙方面的科研工作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在安徽試驗場地,更多的時間我們都是跟著試驗走,試驗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要第一時間找出原因并解決,邊試驗、邊科研應該說是常態化。這也是我們現在科研工作的一個方向,就是全壽命周期服務保障。科研人員全程跟蹤裝備,了解使用情況,發現問題隨時立項研究解決,并非是大家所想的關起門來搞研究,研究成功就甩手下家生產的科研。 記者: 咱們聊聊您對老一輩兵工人的認識。 申寶明: 除了工作中對老科研人員的認識,我最初對他們的認識來自我的父親。我老家是湖南的,聽父親說,當時服從國家建設需要調到了南京,后來又因為支援邊疆建設調動到包頭,來到了北重。我生在包頭,是土生土長的包頭人,打我記事兒起,就知道父親是北重的一名工人,每天都非常忙碌。父親對待工作沒有豪言壯語,吃晚飯的時候總是聽他說,還有活兒沒干完,忙完晚點回來。其實他們很樸實,也很真實,就是任務要及時、保質保量完成。 記者: 您對兵工精神如何理解? 申寶明: 結合工作而言,我認為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我們手中是保家衛國的產品,科研不能出問題,生產不能出問題,戰場上也一定不能出問題。不管什么原因,裝備產品使用中出現問題,都是大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兢兢業業,專注于細節,從研發設計開始,確保高質量的產品裝備國防。(記者:曲聞軒) |
||
關閉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