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檔升級”中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
||
|
||
這段時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特鋼事業部喜訊不斷,6筆海外訂單順利履約、2臺新建電渣爐平穩運行……公司高端特種鋼成為了穩居國內行業的“排頭兵”。“榜上有名”靠的是核心技術研發、產品質量提升和精準的市場定位,穩固的市場地位得益于堅持“高、精、特、優”的發展理念,北重集團在“提檔升級”中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聚焦項目建設 夯實發展基礎 這幾天,特鋼事業部106車間新建的2臺氣氛保護恒熔電渣爐已完成第11爐冶煉任務,關鍵參數指標完全滿足技術要求。一直在現場跟班生產的車間副主任賈曉斌向筆者介紹:“新建的電渣爐與原有設備相比,穩定性和鋼種的全氧含量都有很大提高,產品品質的提升為我們進軍高端模具鋼、曲軸、高強韌炮鋼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和產品技術升級,如何在拓展產品應用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設備的“提檔升級”。為此,事業部從設備上做起了文章,經過多方調研,決定從電渣鋼質量和電渣生產能力提升上“下筆”。 106車間原有4臺電渣爐,其中5t、12t、15t電渣爐均為雙臂交替式電渣爐,重熔過程中不能實現恒熔速控制,其開放式電渣爐很容易使鋼中易氧化元素燒損嚴重,無法滿足質量要求,新建電渣生產線迫在眉睫。該項目于2019年立項,2020年2月完成土建施工,3月設備安裝到位,4月24日電渣生產線熱態調試一次成功。 “電渣生產線建成后,可有效解決軍民品搶線問題,滿足新一代火炮身管用鋼的穩定批量生產需要,同時具備生產高品質鋼的能力,實現特鋼產品向核電、石化超高壓容器、高品質模具鋼等方向轉型升級。”對于今后的發展潛力,特鋼事業部設備部部長郭運來信心十足。 如今,特鋼事業部已擁有7臺電渣爐,生產能力將達到2萬噸。新使用的2臺氣氛保護電渣爐徹底解決了生產、技術上的短板問題,提升了電渣鋼質量和電渣生產能力。預計銷售高品質模具鋼將超千噸大關,材料利用率達到近70%,電渣爐連續生產能力得到有效釋放。 聚焦關鍵領域 開辟發展新路徑 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關鍵,高品質產品是支撐品牌的關鍵。根據特殊鋼企業協會數據統計,熱作模具鋼市場需求量已從2015年的30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51萬噸,高品質模具鋼已成為新的市場需求。 特鋼研究院產品二室副主任夏云峰與團隊近期的工作重點依然是研發高端模具鋼。從2017年至今,夏云峰牽頭開展優化某型中碳熱作模具鋼球化退火工藝,使H13、8418等模具鋼退火組織和網狀碳化物的合格率由原來的不到20%提高至95%以上,鍛后熱處理工藝時間縮短了近40小時。在研發中,他們不斷優化模具鋼工藝流程,優化模具鋼電極坯退火工藝,將模具鋼電極坯退火工藝時間縮短了15-20小時,每爐減少天燃氣消耗近三千立方米。 近年來,公司模具鋼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逐步提高。高合金耐熱厚壁無縫鋼管、DH350等高端模具鋼等高品質產品成為特鋼板塊重要支柱產品,尤其是成功開發試制的DH360、BZH919等高品質模具鋼,有效提高了模具鋼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對于未來市場前景,夏云峰說:“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至‘十三五’末,新建電渣生產線可以生產高品質模具鋼約3500噸,完全滿足產能需求。”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 培育發展新動能 走進特鋼事業部各生產車間,機器聲轟鳴,生產線全速運轉。隨著公司全面復工復產,截至四月底,事業部實現產值2.6億元,同比增長28.9%,累計煉鋼21191噸,擠壓無縫鋼管連續3個月實現穩產300支以上。安全生產部副部長高建軍介紹:“通過我們努力,事業部于4月底順利完成了6筆海外合同訂單。為后續完成在手的瑞金項目以及正在簽訂的其他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到目前為止,在手的軍民品訂單已經排產到9月份。” 2019年,特鋼事業部憑借自身技術優勢,簽訂了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迪拜等6筆海外無縫鋼管的訂單總金額達29811萬元。為了確保多項海外合同按時履約,事業部在4個生產車間及相關部門中開展了專項勞動競賽。從前期工藝策劃、投料準備、人員培訓、設備保障、工藝執行、過程監督等多方面科學部署,順暢信息傳遞,全力保障生產進度。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事業部為保證海外合同順利完成,在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平穩、有序組織復工復產,按下了復工復產 “快進鍵”。作為攻堅戰主戰場的109車間,黨支部書記黃艷麗深有體會:“由于疫情造成生產任務延后,給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確保合同履約,車間明確項目重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外圍的坯料運往車間,只用了20多天圓滿完成了任務,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合同的全部履約標志著公司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更加穩健,全面開啟了國際化發展新路徑。 風勁潮涌揚帆起,乘風破浪潮頭立。北重集團通過軍品技術雙向支持、產業深度融合等舉措,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在點擊“轉型升級”這個“啟動鍵”后,激活了高質量發展這盤“棋”。(趙 馨) |
||
關閉窗口 |
| ||
| ||
| ||
|